慢性荨麻疹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。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风团和瘙痒,属于过敏反应范畴,极少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
1. 疾病特征与常见诱因:
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,风团多持续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出现。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原、物理刺激如压力、冷热、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。约半数患者找不到明确诱因,可能与体内肥大细胞过度活化有关。
2. 需警惕的严重情况:
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血管性水肿,若累及喉头可能影响呼吸。系统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更罕见,表现为血压骤降、意识模糊,需立即就医。此类急症多由特定过敏原触发,与普通慢性荨麻疹发作机制不同。
3. 长期管理与治疗:
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可控制症状,严重时需联合免疫调节治疗。记录发作日记有助于识别诱因,避免搔抓和过热环境。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。
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,洗澡水温不超过38℃。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如海鲜、坚果,可尝试低组胺饮食。适度运动增强体质,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。压力管理尤为重要,冥想、正念训练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胸闷或头晕需立即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