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药、心率控制药和节律控制药三类,主要使用华法林、达比加群酯、美托洛尔、胺碘酮等药物。
1、抗凝药:
预防血栓形成是房颤治疗的核心,华法林作为传统抗凝药需定期监测INR值,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无需频繁监测但需评估肾功能。利伐沙班等Xa因子抑制剂也常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,使用抗凝药需警惕出血风险。
2、心率控制药:
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有效降低心室率,地尔硫卓等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合并哮喘患者。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多用于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心率控制,需注意药物蓄积中毒。
3、节律控制药:
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转复窦律,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。决奈达隆用于阵发性房颤的节律维持,长期使用需监测甲状腺和肺功能。
4、辅助用药:
合并高血压患者需配合缬沙坦等ARB类药物,心衰患者可联用螺内酯。电解质调节中需特别注意维持血钾水平,低钾可能诱发心律失常。
5、中药制剂:
稳心颗粒等中成药可辅助改善心悸症状,参松养心胶囊对轻症房颤可能有一定调节作用。中药使用需注意与西药的相互作用,避免影响抗凝效果。
房颤患者除规范用药外,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,保持规律作息。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避免剧烈运动。饮食宜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,多摄入深海鱼类、橄榄油和新鲜蔬果,控制钠盐摄入。定期监测血压、心率,出现明显心悸、气促或晕厥需及时就医。合并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需强化综合管理,戒烟并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