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怀孕前三个月需重点关注营养补充、避免有害物质、定期产检、心理调适和适度运动。主要有均衡膳食、远离烟酒辐射、按时孕检、保持情绪稳定、选择低强度运动五个方面。
1、均衡膳食:
孕早期需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,优先选择动物肝脏、深绿色蔬菜等天然食物。蛋白质摄入量应增加至每日70克,鸡蛋、鱼肉、豆制品是优质来源。同时注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,红肉、菠菜搭配维生素C可促进吸收。避免生冷、腌制食品降低李斯特菌感染风险。
2、远离危害:
严格戒烟戒酒,烟草中尼古丁会导致胎盘血管收缩,酒精可能引发胎儿酒精综合征。避免接触X射线等电离辐射,减少染发剂、指甲油等化学制剂使用。家庭装修应选择环保材料,新装修环境需通风3个月以上再入住。慎用药物,必须用药时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3、定期产检:
孕6-8周需进行首次B超确认宫内妊娠,孕11-13周完成NT检查和早期唐筛。建档时需检测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能等基础项目。出现剧烈呕吐、阴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就医。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提前进行糖耐量筛查。
4、心理调节:
激素变化易引发情绪波动,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。每天与伴侣保持15分钟有效沟通,共同参加孕妇学校课程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、失眠超过两周需寻求心理医生帮助。建立孕妇互助小组分享经验,避免过度网络检索引发恐慌。
5、适度活动:
选择散步、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,每周3-5次,每次不超过30分钟。避免跳跃、仰卧起坐等腹部受压动作,游泳时注意水温保持在30℃左右。出现头晕、宫缩或阴道流液应立即停止运动。长期卧床者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。
孕早期饮食建议少量多餐,晨起可食用苏打饼干缓解孕吐,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。保证7-8小时睡眠,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供血。注意观察分泌物变化,穿着宽松棉质内衣。工作环境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接触有毒物质,建议每2小时休息10分钟。保持居住环境通风,室温维持在22-26℃为宜,湿度控制在50%-60%可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