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章门为什么说是死穴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6:28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章门穴被称为"死穴"主要与其解剖位置特殊性和误操作风险有关。章门穴位于人体第11肋游离端下方,深层对应肝脏等重要器官,针刺不当可能引发气胸、肝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。临床操作需严格掌握进针角度与深度,主要有解剖结构脆弱、神经血管密集、内脏器官毗邻、手法要求严格、个体差异显著五大风险因素。

1、解剖结构脆弱:

章门穴所在区域肋弓保护薄弱,第11-12肋为浮肋结构,缺乏前方胸骨连接。该处肋间肌层较薄,针刺穿透肋间肌后易进入胸腔。尸体解剖研究显示,此处胸膜反折线位置存在个体差异,部分人群胸膜可低至第12肋下缘,增加气胸发生风险。

2、神经血管密集:

该区域分布有第11肋间神经、肋下神经及伴行血管。针刺过深可能损伤肋间神经导致顽固性肋间神经痛,误刺肋间动脉可形成局部血肿。部分人群存在变异的副肋间动脉走行,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。临床报道显示章门穴不当针刺引发肋间血管损伤占比约17%。

3、内脏器官毗邻:

章门穴深面投影区对应肝脏右叶前缘、脾脏上极左侧章门及右肾上端。成人肝脏右叶下缘正常位于右肋弓内,但肺气肿患者可能出现肝下移。脾脏肿大患者左侧章门穴危险系数更高,针刺可能导致器官被膜撕裂引发腹腔出血。

4、手法要求严格:

标准操作要求针体与皮肤呈45°角斜刺,深度不超过2.5cm。直刺法风险显著增加,文献记载直刺超过3cm即有穿透腹膜可能。传统针灸强调"得气即止",该穴区出现明显针感后禁止继续深刺,避免诱发内脏-躯体反射导致迷走神经亢进反应。

5、个体差异显著:

体型差异导致危险系数变化,消瘦者胸壁厚度可能不足1.5cm。儿童患者因器官比例较大更易受损。解剖变异如肝脏下垂、脾脏异位等情况需通过超声定位评估。孕妇、肝硬化等特殊人群应禁用该穴针刺,推拿手法也需避免重按。

章门穴作为足厥阴肝经募穴,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。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,治疗前评估患者体型特征与基础疾病。日常保健可采用轻摩法,以手掌大鱼际沿肋弓下缘轻柔画圈按摩,每次3-5分钟。避免在饱餐后或饮酒后刺激该区域,肝硬化患者严禁任何形式的章门穴刺激。如出现针刺后持续腹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内脏损伤。

上一篇:布加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:冷冻治疗鸡眼是几级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