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痛并非都需要拔牙,多数情况下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。处理方法主要有局部消炎、根管治疗、龋齿填充、牙周治疗、调整咬合关系等。
1、局部消炎:
急性牙龈炎或冠周炎引发的疼痛,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、碘甘油局部涂抹控制炎症。伴发脓肿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,炎症消退后疼痛自然缓解,无需拔除牙齿。
2、根管治疗:
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导致的剧烈疼痛,通过清除坏死牙髓、根管消毒填充可保留患牙。现代显微根管技术对严重龋坏但牙根完好的磨牙保存率达90%以上。
3、龋齿填充:
浅中层龋齿引起的敏感疼痛,去除腐质后采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填充即可恢复牙齿功能。早期干预可避免龋坏深入牙髓导致拔牙风险。
4、牙周治疗:
牙周病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,通过龈下刮治、激光治疗等可消除牙周袋炎症。配合牙周夹板固定,多数Ⅱ度以内松动牙能保留5年以上。
5、调整咬合:
咬合创伤引起的隐裂牙疼痛,通过调磨高点、制作咬合垫分散咬合力。隐裂未达牙根部的牙齿经全冠修复后仍可长期使用。
日常应注意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,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。避免用患牙咬硬物,冷热敏感时可短期使用脱敏牙膏。出现夜间痛、自发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,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口腔感染扩散风险。保留天然牙对维持咀嚼功能和颌骨健康至关重要,拔牙仅作为无法保留患牙时的最后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