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通过黄体酮胶囊、炔雌醇环丙孕酮片、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,具体用药需结合激素水平及病因选择。治疗方案主要与无排卵性功血、黄体功能不足、子宫内膜病变、凝血功能障碍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。
1、黄体酮胶囊:
黄体酮胶囊为孕激素制剂,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子宫出血。该药通过补充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,停药后促进内膜脱落形成撤退性出血,达到药物性刮宫效果。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,禁忌用于血栓性疾病患者。
2、炔雌醇环丙孕酮片:
该复方制剂含雌激素和孕激素,可调节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抑制排卵并规律子宫内膜生长。适用于围绝经期或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,需连续用药21天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乳房胀痛、恶心,服药前需排除乳腺癌及严重肝病。
3、去氧孕烯炔雌醇片:
作为第三代短效避孕药,能有效控制异常子宫出血。其孕激素成分可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,雌激素维持内膜稳定性。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,漏服可能引发突破性出血。高血压及吸烟者需谨慎使用。
4、氨甲环酸片:
适用于伴有纤溶亢进的子宫出血,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出血量。常见于子宫腺肌症或黏膜下肌瘤患者,可与激素类药物联用。可能出现头痛、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,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。
5、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:
局部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装置,能显著减少月经量且避孕效果可靠。特别适合需要长期管理的患者,一次放置可维持5年疗效。初期可能出现不规则点滴出血,置入前需排除宫腔感染及子宫畸形。
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,如动物肝脏、瘦肉、菠菜等预防贫血。建议记录月经日记监测出血模式,适度进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。出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,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妇科医师指导下进行,定期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