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合创伤导致的牙痛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、药物治疗、牙周治疗、修复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。咬合创伤通常由牙齿排列不齐、修复体过高、磨牙症、牙齿缺失、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因素引起。
1、调整咬合关系
通过调磨过高牙尖或修复体,消除早接触点,使上下颌牙齿均匀接触。对于存在夜磨牙症的患者,可佩戴咬合垫分散咬合力。轻度咬合创伤经调整后,牙周组织通常可自行修复。
2、药物治疗
急性疼痛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。若伴随牙龈红肿,可配合甲硝唑片、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。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。
3、牙周治疗
长期咬合创伤易导致牙周膜增宽或牙槽骨吸收,需进行专业牙周洁治清除菌斑结石。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接受龈下刮治或根面平整术,必要时辅以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齿。
4、修复治疗
对于因牙齿缺损导致的咬合紊乱,可采用全冠修复恢复牙齿形态。缺失牙患者需通过种植义齿或固定桥修复重建咬合功能。修复体制作需精确匹配对颌牙的咬合接触关系。
5、手术治疗
严重牙槽骨吸收或牙齿移位者可能需接受正颌手术矫正颌骨位置。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,可考虑关节腔冲洗或关节镜手术。术前需通过影像学评估骨质情况。
日常需避免过硬食物,减少单侧咀嚼习惯。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咬合问题,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。出现持续性牙痛或牙齿松动时,应及时就诊排除根尖周炎等并发症。夜间磨牙患者可通过放松训练缓解肌肉紧张,必要时进行咬合板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