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压高可能由房水循环障碍、青光眼、眼部外伤、激素药物使用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,长期未控制可导致视神经萎缩、视野缺损甚至失明。
1、视神经损伤:
持续高眼压会压迫视神经纤维,导致轴浆流中断和神经节细胞凋亡。典型表现为视盘凹陷扩大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。需通过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拉坦前列素、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延缓进展,每3-6个月需复查视野检查。
2、视野缺损:
早期表现为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状缺损,晚期呈管状视野。这与视神经纤维束的特定走行相关。可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评估波动,联合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和激光小梁成形术控制病情。
3、继发性青光眼:
可能与晶状体脱位、葡萄膜炎、眼内出血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突发眼痛、虹视现象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,如YAG激光虹膜切开术解除瞳孔阻滞,严重者需行小梁切除术。
4、角膜水肿:
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,眼压骤升超过50mmHg可导致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。患者出现雾视、虹视症状。紧急处理包括静脉注射甘露醇、局部使用毛果芸香碱缩瞳,后期可能需行周边虹膜切除术。
5、不可逆失明:
晚期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完全萎缩时,视力丧失不可逆转。这与筛板区神经纤维不可再生性相关。重点在于早期筛查,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测量眼压,高危人群需进行OCT视神经检查。
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、一次性大量饮水等行为,建议选择游泳、散步等中低强度运动。饮食可增加蓝莓、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,限制咖啡因摄入。夜间睡眠保持30°头高位,定期监测眼压变化,出现视物模糊需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