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根管治疗后疼痛可能由残髓未清理、根尖周炎症、牙隐裂、咬合创伤、邻牙问题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二次根管治疗、根尖手术、调磨咬合、邻牙处理等方式缓解。
1、残髓未清理:
根管系统复杂可能导致部分坏死牙髓残留,残留组织分解后刺激根尖周组织。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自发隐痛,需通过显微根管治疗彻底清理根管。
2、根尖周炎症:
术前存在的根尖肉芽肿或囊肿未完全消退,可能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或超填有关。常伴随咀嚼疼痛和牙龈肿胀,可选用阿莫西林、甲硝唑、布洛芬等药物控制感染。
3、牙隐裂:
治疗过程中器械操作可能导致微裂纹,咀嚼压力使裂纹扩展。典型症状为咬合时尖锐疼痛,早期可通过树脂粘接修复,严重者需全冠修复。
4、咬合创伤:
临时充填物过高或修复体形态异常导致咬合不平衡。表现为特定咬合位点酸痛,需调磨对颌牙或重新制作修复体。
5、邻牙问题:
邻近牙齿存在龋坏、牙周病或隐裂可能引发牵涉痛。需拍摄全景片排查邻牙状况,针对性处理原发病灶。
术后避免咀嚼硬物,选择软质食物如鸡蛋羹、燕麦粥,使用含氟牙膏轻柔刷牙。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肿胀发热需及时复诊,根尖手术或意向再植术可作为终末治疗方案。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裂等并发症,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咬合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