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疱疮可能导致发烧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症状。发烧通常与皮肤破损后继发感染或疾病活动期炎症反应有关。
1、感染性发热:
天疱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大疱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,可引发局部红肿、渗液化脓及全身发热反应。感染性发热多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,需通过创面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。
2、炎症性发热:
疾病活动期体内大量自身抗体攻击皮肤细胞,释放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-6、肿瘤坏死因子-α等,可能引起低至中度发热。此类发热通常不超过38.5℃,伴随新发水疱增多、原有皮损扩展等表现。
日常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,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。出现发热时应监测体温变化,记录皮损状态,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。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未破溃水疱,已破溃创面可外用抗菌敷料。饮食宜选择高蛋白、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鱼汤、蒸蛋等,避免辛辣刺激加重黏膜损伤。适度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,但需防止过度出汗引发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