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症未消退时不建议拔牙。口腔炎症急性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风险,并影响创面愈合。
1、炎症期拔牙的风险:
牙龈炎、牙周炎或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未控制时,局部血管扩张充血,组织脆弱易出血。拔牙操作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,引发菌血症或感染扩散。急性化脓性炎症还存在脓液扩散风险,可能诱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全身发热反应。拔牙创口在炎症环境下愈合速度明显延缓,易形成干槽症。
2、需优先控制的炎症类型:
智齿冠周炎表现为牙龈瓣红肿溢脓时需先进行冠周冲洗;根尖周脓肿需通过根管引流或切开排脓;牙周脓肿需进行龈下刮治。这些情况均需待红肿热痛症状完全消失,且连续3天无渗出物后再评估拔牙时机。慢性炎症患者需检测C反应蛋白等指标,确认全身炎症反应已缓解。
3、特殊情况处理方案:
颌面部蜂窝织炎等严重感染需静脉抗生素治疗;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/L以下;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需调整用药方案。对于必须立即拔牙的急性根尖周炎病例,可术前2小时使用广谱抗生素,并在术中彻底清创,术后持续抗感染治疗。
炎症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,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,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。恢复期建议选择温凉软食,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。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口出血。若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重,需及时复查排除感染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