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、局部止痛、保持口腔卫生、补充营养及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。口腔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,表现为口腔黏膜水疱、溃疡及疼痛。
1、抗病毒治疗:
针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,临床常用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。早期用药可缩短病程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重症患儿可能需要静脉给药,轻症可口服或局部涂抹抗病毒凝胶。
2、局部止痛:
利多卡因凝胶或苯佐卡因含漱液能缓解溃疡疼痛,促进进食。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创面。冷饮或冰淇淋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,减轻患儿不适感。
3、保持口腔卫生:
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,生理盐水漱口减少细菌滋生。疱疹破溃期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。哺乳期婴儿可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口腔。
4、补充营养:
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、果泥,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。避免柑橘类等酸性食物加重疼痛。脱水患儿需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5、预防继发感染:
疱疹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,可局部涂抹金霉素眼膏。避免患儿抓挠患处,勤剪指甲。发热超过38.5℃或拒食超过24小时需及时就医。
患儿宜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,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。恢复期可适量食用蜂蜜、酸奶等温和食物,避免共享餐具防止病毒传播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玩具定期消毒。若疱疹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热、颈部淋巴结肿大,需排查免疫缺陷等潜在疾病。日常注意培养儿童洗手习惯,流行季节避免接触疱疹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