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发性脑梗死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、调整饮食结构、规律康复训练、监测药物反应、预防跌倒风险。该病与动脉粥样硬化、房颤等基础疾病相关,可能遗留肢体麻木、言语障碍等症状。
1、基础病管理:
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,目标值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%。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、达比加群酯,定期复查INR值。合并高脂血症时需使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,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。
2、饮食调整:
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,每日摄入深绿色蔬菜300克以上,优选三文鱼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鱼类。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内,替换精制米面为燕麦、藜麦等全谷物。烹饪方式以清蒸、凉拌为主,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。
3、康复训练:
急性期后开始床边坐位平衡练习,逐步过渡到站立架训练。存在吞咽障碍时可进行冰酸刺激等口颜面训练,言语治疗师指导下完成构音器官运动操。上肢功能恢复推荐使用橡皮泥捏握、插板训练,下肢肌力不足时借助减重步行器练习。
4、用药监测:
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观察牙龈出血、黑便等不良反应,氯吡格雷需避免与奥美拉唑联用。使用多奈哌齐等改善认知药物时,注意监测心率变化。降压药服用后2小时内避免突然起身,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导致二次卒中。
5、安全防护:
浴室铺设防滑垫并安装扶手,卧室保持夜间地灯照明。选择防滑鞋底的系带鞋,外出使用四脚拐杖辅助行走。认知障碍患者佩戴定位手环,厨房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。每半年进行居家环境安全评估,移除地毯等潜在绊倒物。
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需建立包含神经内科医生、康复师、营养师的多学科随访体系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、骑固定自行车,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-年龄×60%范围内。冬季注意头部保暖,夏季避免高温时段外出。家属应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,定期参与卒中照顾者支持小组。每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脑灌注成像,动态评估血管狭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