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裂愈合过程中症状逐渐减轻,主要表现为疼痛缓解、出血减少、创面缩小。愈合进程可分为疼痛减轻期、出血停止期、创面修复期三个阶段。
1、疼痛减轻:
急性期撕裂样疼痛转为间歇性钝痛,排便时痛感明显减弱。肛门括约肌痉挛缓解,坐立行走时不适感下降。疼痛程度从VAS评分4-6分降至1-3分表明组织修复启动。
2、出血停止:
便后滴血或手纸染血现象消失,创面毛细血管完成再生。观察2周内无新鲜出血即提示裂口表层上皮开始覆盖,此时肛周分泌物也会减少。
3、创面修复:
肛管后正中线裂口从深达肌层的溃疡逐渐变浅,边缘出现粉红色新生上皮。通过肛门镜可见裂口长度缩短30%以上,深度不足原1/3时进入愈合后期。
4、功能恢复:
肛门括约肌收缩力逐步正常化,排便时不再出现反射性痉挛。原先因疼痛导致的排便恐惧心理改善,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如腹胀、里急后重感消失。
5、体征消退:
伴随的哨兵痔前哨痔肿胀消退,肛周皮肤皱襞水肿减轻。指诊时触痛敏感度下降,裂口基底纤维化程度减轻,瘢痕组织逐渐软化。
愈合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及30g膳食纤维摄入,推荐火龙果、燕麦等软化粪便的食物。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,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3组每组15次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,便后使用38℃温水坐浴10分钟。若4周后仍有明显症状或反复裂开,需排除克罗恩病、结核等特异性肛裂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