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分型决定,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β受体阻滞剂等。
1. 利尿剂:
呋塞米、托拉塞米等袢利尿剂能有效缓解液体潴留症状,减轻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。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适用于轻度心衰患者。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,预防低钾血症发生。
2. 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: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、雷米普利可改善心室重构,降低死亡率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、氯沙坦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作为新型药物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。
3. β受体阻滞剂:
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需从小剂量开始滴定,长期使用可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。卡维地洛兼具α1受体阻滞作用,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。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短暂心功能恶化,需密切监测。
4.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:
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可抑制心肌纤维化,适用于中重度心衰患者。需警惕高钾血症风险,尤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时需加强血钾监测。
5. 其他辅助药物:
地高辛适用于合并快速房颤的心衰患者,可改善症状但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。伊伐布雷定通过抑制窦房结起搏电流减慢心率,适用于不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。新型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也被证实具有心肾保护作用。
心衰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,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.5-2升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、太极拳,避免剧烈活动。定期监测体重变化,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应及时就诊。保持情绪稳定,保证充足睡眠,戒烟限酒。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。冬季注意保暖,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,不可自行调整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