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发热时没有所谓最好的药物,需根据症状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。常用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、抗组胺药、中成药等,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1、解热镇痛药:
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,能有效缓解发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,需注意避免超量服用,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,胃肠道不适者慎用布洛芬。
2、抗组胺药:
氯苯那敏、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可缓解感冒伴随的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症状。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,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。
3、中成药:
连花清瘟胶囊、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,适合风热型感冒。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,风寒感冒不宜使用清热类药物,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。
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,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,可饮用温开水、淡盐水或蜂蜜水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、猕猴桃。避免剧烈运动,注意保暖防寒。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,或出现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,需及时就医。普通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,通常1-2周可自愈,过度依赖药物反而可能延长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