颊癌可通过手术切除、放射治疗、化学治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。颊癌通常由长期吸烟饮酒、咀嚼槟榔、HPV感染、口腔黏膜白斑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手术切除:
手术是颊癌的主要治疗手段,适用于早期和局部进展期病例。常见术式包括局部广泛切除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。局部广泛切除术需切除肿瘤及周围2cm以上正常组织;颈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。术后可能需皮瓣修复缺损。
2、放射治疗:
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患者的替代方案。调强放射治疗能精准靶向肿瘤区域,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。对于早期表浅型颊癌,单纯放射治疗可获得与手术相当的治愈率。常见副作用包括口腔黏膜炎、口干等。
3、化学治疗:
化学治疗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颊癌,常用药物包括顺铂、5-氟尿嘧啶、紫杉醇等。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,提高手术切除率;辅助化疗能降低复发风险。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可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。
4、高危因素:
颊癌可能与长期烟草使用、酗酒、咀嚼槟榔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口腔溃疡、疼痛、张口困难等症状。槟榔中的槟榔碱可直接损伤口腔黏膜,烟草中的亚硝胺具有强致癌性。HPV16型感染与部分颊癌发病相关。
5、综合评估:
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、部位、患者全身状况综合决定。早期颊癌手术治愈率可达60%-80%,中晚期需多学科协作。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,前2年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营养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
颊癌患者术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、鸡蛋,补充维生素A/C促进黏膜修复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戒烟戒酒。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,增强免疫力。口腔护理需使用软毛牙刷,定期专业洁牙。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