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可能由慢性盆腔疼痛、性交痛、月经异常、排尿异常、下肢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。
1、慢性盆腔疼痛:
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下腹坠痛,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。疼痛程度与体位相关,久站或劳累后加重,平卧休息可缓解。部分患者伴随肛门坠胀感,疼痛在月经前或性交后更为明显。
2、性交痛:
性交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下腹剧痛是典型表现,医学上称为"性交痛"。疼痛源于盆腔静脉充血加剧,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。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导致性欲减退,长期可能影响夫妻关系和心理健康。
3、月经异常:
患者常见月经周期紊乱,表现为经期延长、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。子宫内膜静脉淤血可能导致经血呈暗紫色并伴有血块。约30%患者出现排卵期出血,与卵巢静脉回流受阻有关。
4、排尿异常:
膀胱三角区静脉充血可引发尿频、尿急等刺激症状,严重者出现排尿困难。夜尿增多现象常见,但尿常规检查通常无感染迹象。症状易被误诊为膀胱炎,但抗生素治疗无效。
5、下肢静脉曲张:
约40%患者合并外阴或下肢静脉曲张,表现为阴唇肿胀、下肢沉重感。长期站立时可见蚯蚓状迂曲静脉,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。症状与盆腔静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建立有关。
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需避免长时间站立,每日进行膝胸卧位锻炼促进静脉回流。饮食应增加蓝莓、黑巧克力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,配合游泳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。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,通过超声或CT静脉造影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