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睫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愈,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。
一、生理性倒睫:
婴幼儿因鼻梁发育未完全导致的暂时性倒睫,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。日常可用清洁棉签蘸温水轻轻擦拭睫毛根部,避免揉眼。若伴随结膜充血,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刺激症状。此阶段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睫毛生长方向。
二、病理性倒睫:
沙眼、睑缘炎等炎症引发的倒睫需先治疗原发病。急性期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,配合热敷促进睑板腺分泌。瘢痕性倒睫多与外伤或手术有关,需通过电解拔睫术破坏毛囊,重度者需行睑内翻矫正术。这两种情况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。
长期倒睫易导致角膜上皮损伤,建议佩戴防风镜减少外界刺激。饮食需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、猪肝,避免辛辣食物加重睑缘充血。每日用40℃左右热毛巾敷眼两次,每次10分钟可改善睑缘血液循环。若出现畏光流泪症状持续加重,提示可能已发生角膜溃疡,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