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经常出血可能由排便习惯不良、饮食结构不合理、久坐久站、妊娠期腹压增高、肛周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。痔疮出血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、手纸带血或喷射状出血,血色鲜红,多无疼痛感。
1、排便习惯不良
用力排便或长时间蹲厕会增加肛垫压力,导致静脉丛充血破裂。排便时过度努挣会使痔核表面黏膜破损,引发间断性出血。改善排便习惯应避免如厕时玩手机,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,有便意时及时如厕。可配合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2、饮食结构不合理
长期低纤维饮食导致大便干硬,摩擦痔核表面黏膜引发出血。辛辣刺激食物会加重直肠黏膜充血状态。建议每日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,增加燕麦、西蓝花等食材,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。出血期间需暂停饮酒及辣椒等刺激性食物。
3、久坐久站
持续保持相同体位会影响肛门静脉回流,导致痔静脉丛淤血扩张。教师、司机等职业人群更易因此出现反复出血。建议每小时变换体位活动5分钟,可做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。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局部压迫。
4、妊娠期腹压增高
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,导致痔静脉回流受阻。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壁松弛加重淤血。孕妇出现出血时可侧卧减轻腹压,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。产后多数痔疮出血会自行缓解。
5、肛周静脉曲张
痔静脉丛病理性扩张伴随血管壁脆性增加,轻微刺激即可破裂出血。这种情况常伴随肛门坠胀感和异物感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地奥司明片、迈之灵片等静脉活性药物,严重者需考虑胶圈套扎或痔动脉结扎术。
痔疮出血患者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,便后可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。避免搬抬重物和剧烈运动以防腹压骤增。出血量较大或出现头晕等贫血症状时需及时就医。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调节腹腔压力,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摩擦。若出血持续两周以上或血色暗红,应排除直肠息肉等其它疾病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