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老年人失眠主要通过调理气血阴阳、安神定志,常用方法有中药内服、针灸疗法、推拿按摩、情志调摄及饮食调理。
1、中药内服:
针对心脾两虚型常用归脾汤,肝郁化火型选用丹栀逍遥散,心肾不交型采用黄连阿胶汤。中药组方注重整体调理,如酸枣仁、柏子仁等安神药材常配伍使用,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。虚证患者可加入黄芪、党参补益元气,实证患者则配合柴胡、郁金疏肝解郁。
2、针灸疗法:
主穴选取百会、神门、三阴交等穴位,配合耳穴贴压心、肾、神门等反射区。虚证采用补法配合艾灸关元、气海,实证用泻法重点刺激太冲、行间。每周治疗3次,10次为疗程,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,促进褪黑素分泌。
3、推拿按摩:
头部采用开天门、推坎宫等手法,配合背部膀胱经循经推拿。足底按摩重点刺激失眠穴、涌泉穴,睡前温水泡脚后实施效果更佳。每日早晚各一次,每次20分钟,通过经络刺激改善脑部供血。
4、情志调摄:
采用五音疗法中的羽调音乐配合呼吸训练,指导老人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。建立规律作息制度,避免昼寝过久,通过移情易性疗法转移对失眠的过度关注。
5、饮食调理:
推荐晚餐食用小米粥、莲子羹等安神食物,避免浓茶、咖啡。可适量饮用酸枣仁茯苓茶、桂圆枸杞茶,阴虚者加百合,阳虚者加肉桂。忌食辛辣油腻,睡前2小时禁食。
中医强调"昼精夜瞑"的睡眠节律,建议老年患者保持适度日间活动如散步、园艺,避免剧烈运动。卧室环境宜安静昏暗,温度维持在20-24℃。建立固定就寝仪式如温水泡脚、听轻音乐,配合腹式呼吸训练。长期失眠伴心慌、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。治疗期间记录睡眠日记,定期复诊调整方案,避免自行增减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