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痫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初产妇、多胎妊娠孕妇、高龄孕妇、慢性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子痫前期家族史的孕妇。
1、初产妇:
首次怀孕的孕妇发生子痫的风险显著增加。由于初次妊娠时母体血管对胎盘形成的适应性反应可能不完善,胎盘缺血缺氧易诱发血管内皮损伤,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和蛋白尿。这类孕妇需加强产前血压监测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。
2、多胎妊娠:
怀有双胞胎或三胞胎的孕妇胎盘负荷增大,胎盘源性抗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异常,可能引发全身小动脉痉挛。多胎妊娠孕妇子痫发生率是单胎妊娠的3-5倍,需提前进行预防性补钙和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。
3、高龄孕妇:
35岁以上孕妇血管弹性下降,合并慢性微血管病变概率增高。年龄因素会加剧胎盘灌注不足,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伴终末器官损害。建议孕前控制基础疾病,孕期每两周监测尿蛋白和肝功能。
4、慢性病患者:
孕前已确诊高血压、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孕妇,妊娠期血管病变可能进行性加重。这类人群子痫发生率可达普通孕妇的7-9倍,需在孕早期启动降压治疗,将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生长状况。
5、遗传倾向者:
母亲或姐妹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发病风险增加30%-50%,可能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有关。建议此类人群在妊娠12-16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Omega-3脂肪酸,并定期进行子宫动脉血流超声评估。
对于子痫高危人群,建议妊娠期保持每日钙摄入量1000-1200mg,适量食用富含镁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。每周进行3-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、游泳,每次不超过30分钟。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,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和下肢水肿情况。出现持续性头痛、视物模糊或上腹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