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癌患者可通过肠内营养治疗改善营养状况,肠内营养治疗适用于吞咽功能正常、消化道部分功能保留的患者。
1、适应症评估:
肠内营养适用于结肠癌术后恢复期、化疗期间营养不良患者。需评估患者消化道通畅性,排除完全性肠梗阻、肠穿孔等禁忌症。存在吻合口瘘或放射性肠炎时需谨慎选择鼻肠管喂养。
2、营养制剂选择:
短肽型制剂如百普力适用于消化功能受损者,整蛋白型制剂如能全力适合胃肠功能较好患者。肿瘤专用配方含ω-3脂肪酸,可选用瑞能。避免高渗配方加重腹泻风险。
3、输注方式优化:
术后早期采用低速率持续泵入,从20ml/h逐步增量。稳定期改为间歇重力滴注,每日4-6次。床头抬高30度预防误吸,输注前后用温水冲洗喂养管。
4、并发症防控:
腹泻发生率约30%,可改用等渗配方并添加益生菌。高血糖患者选择糖尿病专用配方如康全力。监测电解质失衡,每48小时检测血磷、血镁水平。
5、疗效监测调整:
每周测量上臂围、血清前白蛋白,目标热量25-30kcal/kg/d。出现腹胀呕吐时暂停输注,行腹部平片排除机械性梗阻。治疗无效时考虑转为肠外营养支持。
肠内营养期间建议配合低渣饮食,逐步增加蒸蛋、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。术后6周起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肠道功能,每日散步30分钟促进肠蠕动。护理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,每周称重2次,注意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护。出现持续腹痛、呕血或造瘘口排出营养液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