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伤后48小时内不建议热敷,急性期热敷可能加重肿胀和炎症反应。
1、急性期处理原则:
肌肉拉伤初期局部毛细血管破裂,表现为红肿热痛。此时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、冰敷、加压包扎、抬高患肢,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,每次15-20分钟间隔2小时。热敷会扩张血管导致淤血加重,延迟愈合进程。此阶段可配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,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。
2、恢复期热敷时机:
48小时后若肿胀消退,可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湿热敷效果优于干热敷,温度控制在40-45℃避免烫伤,每日2-3次配合轻柔按摩。热敷能加速代谢废物清除,缓解肌肉僵硬,此时可结合低强度拉伸运动帮助纤维组织有序排列。若出现皮肤发紫或持续疼痛需暂停热敷。
恢复期间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、鸡胸肉促进肌纤维修复,补充维生素C增强结缔组织弹性。避免剧烈运动直至无痛感,逐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。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,慢性期可尝试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。若两周未缓解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,需排查是否合并韧带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