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解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物理疗法主要有热敷、冷敷、超声波治疗、电刺激疗法、水疗等。
1、热敷
热敷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关节僵硬和肌肉痉挛。可使用热水袋、热毛巾或红外线灯,温度控制在40-45摄氏度,避免烫伤。热敷时间一般为15-20分钟,每日可重复进行2-3次。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或晨僵明显的患者,但急性炎症期应避免使用。
2、冷敷
冷敷能减轻关节肿胀和急性疼痛,通过收缩血管减少炎症渗出。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,每次10-15分钟,间隔1-2小时重复。冷敷适用于关节红肿发热的急性发作期,但皮肤感觉异常或循环障碍者慎用。
3、超声波治疗
超声波利用高频声波产生热效应,促进组织修复和药物渗透。治疗时需涂抹耦合剂,探头缓慢移动避免局部过热。每周2-3次,每次5-10分钟,可改善关节活动度。禁忌用于金属植入物部位或恶性肿瘤患者。
4、电刺激疗法
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阻断痛觉传导缓解疼痛,功能性电刺激可增强肌肉力量。电极片置于疼痛区域或相关肌群,强度以耐受为度。每次治疗20-30分钟,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。心脏起搏器携带者禁用。
5、水疗
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,温水还能放松肌肉。可在泳池中进行踏步、抬腿等低冲击运动,水温建议32-36摄氏度。每周3-4次,每次30分钟为宜。严重心血管疾病或皮肤感染者需谨慎。
骨性关节炎患者除物理疗法外,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活动,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。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、含硫食物如洋葱大蒜,避免高糖高脂饮食。注意关节保暖,使用辅助器具减少负重,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。疼痛持续加重或关节变形时应及时就医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