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鼓膜是否破裂可通过症状和医学检查综合判断。典型表现包括突发耳痛、听力下降、耳内闷胀感或耳鸣,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道流血或液体渗出。
一、症状自查方法:
急性期症状明显者可通过以下特征初步判断:突发剧烈耳痛后迅速缓解,伴随听力骤降;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不加剧;耳内出现吹风样杂音,擤鼻涕时可能感觉患侧耳朵漏气。若耳道有清水样液体持续渗出,需警惕脑脊液耳漏可能。
二、专业医学检查:
耳科医生会使用耳镜观察鼓膜形态,完整鼓膜呈珍珠白色半透明状,破裂时可见梭形或三角形穿孔,边缘可能有血迹。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听力损失,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平坦型。对于微小穿孔或中耳病变,需进行颞骨CT或耳内镜检查确诊。
三、常见致伤因素:
外伤性穿孔多由掌掴、爆炸伤、潜水或飞行气压伤导致;病理性穿孔常见于急性中耳炎脓液侵蚀,或慢性中耳炎胆脂瘤破坏。儿童因咽鼓管结构特殊,上呼吸道感染后更易继发中耳炎导致穿孔。
发现鼓膜穿孔后应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,禁用棉签掏耳。多数外伤性小穿孔可在2-4周自愈,期间需预防感染。反复流脓或超过3个月未愈的大穿孔需考虑鼓膜修补术,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乘坐飞机。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,纠正擤鼻涕时双侧鼻孔同时用力的错误习惯,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