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阑尾炎需通过普外科或急诊外科进行诊疗,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感染、手术切除等。该病可能与阑尾管腔阻塞、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、发热等症状。
1、普外科就诊:急性阑尾炎首选普外科评估,医生通过体格检查、血常规及超声等影像学确诊。发病初期可尝试抗生素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。若出现腹膜刺激征或保守治疗无效,需紧急手术干预。
2、急诊外科处理: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时,应立即前往急诊外科。可能与粪石嵌顿、淋巴滤泡增生等机械性梗阻有关,典型症状为麦氏点压痛反跳痛。急诊科会安排腹腔镜探查或开腹阑尾切除术,术后需静脉补液抗感染。
3、抗生素治疗:非复杂型阑尾炎可尝试药物保守治疗。细菌感染常由大肠杆菌、厌氧菌等引起,表现为白细胞升高。除上述抗生素外,可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,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。
4、腹腔镜手术:当前主流术式为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,创伤小恢复快。适用于大多数单纯性阑尾炎,术中同时探查腹腔其他脏器。术后24小时可进流食,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。
5、开腹手术: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或腹腔粘连严重者,需采用传统开腹手术。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,放置引流管,术后重点关注切口感染迹象。合并腹膜炎者需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。
日常护理需遵循清淡饮食过渡原则,从米汤逐步恢复至低渣饮食。术后两周内避免卷腹类运动,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。定期复查炎症指标,切口保持干燥清洁,出现红肿渗液及时返院处理。恢复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,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-2000毫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