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炎引起的疼痛主要发生在下腹部、盆腔区域,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或性交痛。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,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绞痛。
1、下腹疼痛:
盆腔炎最典型的疼痛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至脐部之间的下腹部,双侧或单侧均可发生。炎症刺激腹膜时疼痛加重,可能伴有下坠感。日常可通过热敷缓解,急性期需卧床休息。
2、腰骶放射痛:
约40%患者出现腰骶部牵涉痛,与盆腔内脏神经反射有关。疼痛从盆腔向后腰扩散,久坐或劳累后加剧。建议避免提重物,适当进行骨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。
3、性交疼痛:
性交时宫颈受到撞击或盆腔充血可引发深部疼痛,称为性交痛。这常提示输卵管卵巢受累,可能伴随异常阴道分泌物。治疗期间需暂停性生活,使用甲硝唑、多西环素等抗生素。
4、排尿不适:
炎症波及膀胱周围组织时产生尿频尿急,但尿检无感染迹象。与泌尿系统感染的区别在于疼痛位置更偏向盆腔深处。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减轻刺激症状。
5、肛门坠胀:
盆腔脓肿形成时直肠受压迫,产生排便时肛门坠胀感。严重者伴发热、白细胞升高,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。腹腔镜探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。
盆腔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西兰花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。每周进行3次以上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,促进盆腔血液循环。急性期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或发热超过38.5℃需立即就医,慢性盆腔炎建议每3个月复查妇科超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