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过敏原检测是什么意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4:04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过敏原检测是通过医学手段识别引发过敏反应的特定物质,主要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、血清特异性IgE检测、斑贴试验、激发试验和食物回避试验。

1、皮肤点刺试验:

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前臂皮肤表层,15-20分钟后观察局部风团反应。该方法快速经济,适用于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、花粉和部分食物过敏原筛查。可能出现假阳性,需结合临床判断。

2、血清IgE检测:

通过抽血测定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球蛋白E抗体水平。不受抗组胺药物影响,适合皮肤条件特殊或严重过敏者。可检测数百种过敏原,但结果需结合症状解读。

3、斑贴试验:

将可疑接触性过敏原贴于背部皮肤48小时,主要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。适用于金属、化妆品、橡胶等接触性皮炎病因筛查,需多次返院观察反应。

4、激发试验:

在医疗监护下让患者接触可疑过敏原,直接观察反应。常用于药物或食物过敏确诊,风险较高但结果最可靠,必须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。

5、食物回避试验:

通过2-4周严格排除可疑食物后逐步 reintroduction重新引入,观察症状变化。适合非IgE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诊断,需详细记录饮食日记辅助判断。

检测前需停用抗组胺药3-7天,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。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,部分低级别阳性可能无需干预。建议检测后保留完整报告,日常注意回避已确认的过敏原,家中常备抗过敏药物。对于多重过敏或严重过敏者,可考虑佩戴医疗警示手环,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变化。季节性过敏患者可在症状发作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

上一篇:治拉肚子的药叫什么 下一篇:两个月来四次姨妈是怎么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