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屑病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血热内蕴、情志失调、外感六淫、饮食不节、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。
1、血热内蕴:
血热是银屑病的核心病机,多因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导致营血伏热。热邪郁于肌表不得宣泄,表现为皮肤红斑基底鲜红、鳞屑层层脱落。日常需避免羊肉、韭菜等助热食物,可饮用金银花、白茅根等凉血代茶饮。
2、情志失调:
长期抑郁焦虑易致肝气郁结,气滞化火灼伤阴血。此类患者皮损多随情绪波动加重,常见于肘膝伸侧。疏肝解郁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,配合合欢皮、玫瑰花等疏肝药材。
3、外感六淫:
风寒湿邪侵袭肌表可诱发或加重病情,尤其冬季风寒型患者鳞屑较厚。需注意颈部、腰骶部防风保暖,艾灸肺俞穴有助于宣肺透邪。病理性因素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,表现为咽痛后皮损骤增。
4、饮食不节:
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,湿热蕴结熏蒸皮肤。典型表现为红斑表面渗液、鳞屑油腻,好发于皱褶部位。建议常食薏苡仁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食材,限制海鲜、酒类等发物摄入。
5、禀赋不足:
先天肾精亏虚者卫外不固,易出现顽固性斑块伴甲损害。此类患者多有家族史,皮损冬重夏轻。病理性因素可能与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相关,表现为关节肿痛等银屑病关节炎症状。可选用桑寄生、杜仲等补肾药物。
中医调理需配合适度运动如太极拳,避免汗出当风;饮食宜选择百合、藕粉等润燥之品,忌食牛羊肉等温热食物;皮损护理可外用黄连膏,避免搔抓导致同形反应。病情持续进展需结合现代医学光疗或生物制剂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