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眼外伤可能由机械性损伤、化学灼伤、热烧伤、辐射性损伤、生物性感染等原因引起,具体表现因损伤类型和程度而异。

1、机械性损伤:

常见于外力撞击或异物侵入,表现为结膜充血、角膜擦伤。严重时可出现前房积血、晶状体脱位。需立即清除异物,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、妥布霉素预防感染。

2、化学灼伤:

酸碱物质接触导致角膜混浊、结膜苍白。碱性损伤渗透性强,可能引发角膜穿孔。紧急处理需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,后续使用人工泪液和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。

3、热烧伤:

高温蒸汽或火焰造成眼睑皮肤水疱,角膜上皮脱落。轻度损伤可冷敷缓解,重度需角膜移植手术。伴随剧烈疼痛、畏光症状时需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镇痛。

4、辐射性损伤:

紫外线或激光照射引发电光性眼炎,表现为剧烈眼痛、流泪。可能与焊接作业未防护有关,通常24小时自愈。急性期可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。

5、生物性感染:

植物划伤或动物抓咬可能导致真菌性角膜炎,出现羽毛状角膜浸润。与农作物接触史相关,需抗真菌药物如那他霉素、两性霉素B治疗,严重者行角膜清创术。

日常需佩戴防护镜避免危险操作,饮食补充维生素A和Omega-3脂肪酸促进眼表修复。运动时注意避开球类高速撞击,眼部不适持续超过6小时需急诊处理。护理期间保持眼部清洁,避免揉眼加重损伤,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。

上一篇:风寒感冒颗粒的费用 下一篇: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