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盏憩室需要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诊。多数情况下患者无明显症状,部分可能出现血尿、腰痛或反复尿路感染,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特征综合判断。
泌尿系统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,其特征表现为肾实质内边界清晰的囊性病变,与肾盂肾盏相通。但超声对微小憩室敏感性有限,可能遗漏直径小于5毫米的病灶。静脉尿路造影能动态观察造影剂充盈过程,典型可见造影剂延迟进入憩室腔并在排尿后滞留,此现象具有诊断特异性。
CT尿路造影是当前最可靠的诊断方式,不仅能清晰显示憩室与集合系统的解剖关系,还可三维重建观察憩室颈部形态。典型表现为肾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灶,延迟期可见造影剂逐渐填充,同时能排除肾囊肿、肾盂旁囊肿等鉴别诊断。磁共振尿路成像适用于造影剂过敏患者,其多序列成像能准确区分憩室内容物性质。
对于反复感染或结石形成的患者,需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及代谢评估。尿液显微镜检查若发现特征性的"憩室细胞"脱落的移行上皮细胞团,可辅助诊断。膀胱镜检查联合逆行肾盂造影能直接观察憩室开口,但属于有创操作,通常用于术前评估。
预防并发症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,限制高草酸饮食。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憩室内小结石排出。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时应及时复查尿常规,每6-12个月进行超声随访监测憩室变化。合并顽固性感染或进行性肾功能损害者,可考虑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憩室颈切开术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