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窦炎可通过抗生素、抗组胺药、减充血剂、黏液溶解剂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。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过敏反应、鼻腔结构异常、免疫功能低下、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生素:
细菌性鼻窦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,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、克拉维酸钾、头孢呋辛。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,避免耐药性产生。伴随症状常见脓性鼻涕、面部压痛,可能与鼻窦黏膜充血肿胀有关。
2、抗组胺药:
过敏性因素导致的鼻窦炎可选用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。这类药物能缓解打喷嚏、鼻痒等过敏症状,但对鼻塞改善有限。需注意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。
3、减充血剂:
伪麻黄碱、羟甲唑啉等减充血剂能快速缓解鼻塞症状。局部鼻喷剂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,避免反跳性充血。长期鼻腔阻塞可能导致嗅觉减退、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。
4、黏液溶解剂:
乙酰半胱氨酸、桉柠蒎等药物可稀释黏稠鼻腔分泌物,促进引流。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效果更佳。黏液滞留可能引发咳嗽、耳闷胀感等伴随症状。
5、糖皮质激素:
布地奈德鼻喷雾剂、丙酸氟替卡松适用于慢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。需规律使用2-4周见效,能显著减轻黏膜水肿。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眶周肿胀、视力改变等侵袭性症状。
鼻窦炎患者日常需保持空气湿润,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。饮食宜清淡,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。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、慢跑可增强上呼吸道抵抗力。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发热、剧烈头痛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,严重病例可能需行鼻内镜手术或鼻窦球囊扩张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