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,主要特征为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,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、发热、体重下降等症状。

泼尼松

泼尼松 生产厂家: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: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。 用法用量:1.补充替代治疗法:口服,1次5-10mg,一日10-60mg,早晨起床后服用2/3,下午服用1/3。2.抗炎:口服一日5-60mg,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。3.自身免疫性疾病:口服,每日40-60mg,病情稳定后酌减。4.过敏性疾病:每日20-40mg,症状减轻后每隔1-2日减少5mg。5.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:一般术前1-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,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。6.治疗急性白血病、恶性肿瘤等:每日口服60-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。
立即购买

1、病理特征:

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是淋巴结结构破坏,肿瘤性B细胞呈弥漫性生长。免疫组化检测通常显示CD20、CD79a等B细胞标记阳性,Ki-67增殖指数较高提示肿瘤活跃度强。约30%病例存在MYC、BCL-2或BCL-6基因重排的双打击或三打击亚型,这类患者预后较差。

2、临床表现:

患者常出现快速增大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,最常见于颈部、腋窝或腹股沟。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发热体温>38℃、夜间盗汗、6个月内体重下降>10%的B症状。约40%病例存在结外侵犯,可累及胃肠道、骨骼、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。

3、诊断标准:

确诊需通过淋巴结或病变组织活检,结合形态学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检查。分期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,需进行骨髓穿刺、PET-CT全身显像等评估。国际预后指数IPI通过年龄、分期、乳酸脱氢酶水平、体能状态和结外侵犯数量五个参数进行危险分层。

4、治疗方案

R-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、多柔比星、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是标准一线治疗,完全缓解率可达60-70%。对于年轻高危患者可能采用剂量调整的EPOCH-R方案。复发难治病例可考虑CAR-T细胞治疗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新型靶向药物如泊马度胺。

5、预后因素:

5年生存率约为60-70%,早期患者可达80%以上。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、晚期分期、高乳酸脱氢酶、体能状态差和特定基因异常。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,前2年每3-6个月复查PET-CT和血液学指标。

患者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2500-3000毫升饮水促进药物代谢,选择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、蛋奶、新鲜果蔬。恢复期可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,避免人群密集场所预防感染。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,建议参加淋巴瘤患者互助团体。出现持续发热、新发肿块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。

上一篇:儿童小脑共济失调症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:连续打两个喷嚏该怎么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