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量少可就诊妇科或内分泌科,具体需结合伴随症状选择科室。妇科侧重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排查,内分泌科关注激素水平异常调节。
1、妇科检查:月经量减少可能由子宫内膜损伤、宫腔粘连等器质性问题导致。妇科医生会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内膜厚度,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检查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也可能表现为月经稀发。
2、内分泌评估:甲状腺功能减退、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常影响月经量。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、泌乳素等激素水平。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紊乱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发现。
3、中医调理:中医妇科擅长调理气血不足型月经量少。常见证型包括肾虚血亏、肝郁气滞,对应使用当归、熟地黄等药材。针灸选取三阴交、关元等穴位改善子宫血液循环。
4、生活方式:长期节食减肥导致体脂率过低时,可能引发闭经或月经量骤减。建议保持BMI≥18.5,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。过度运动者需调整训练强度,保证基础代谢率。
5、心理干预:精神压力过大会抑制下丘脑功能,造成暂时性月经异常。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焦虑状态,正念训练帮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。严重应激反应需联合心理科治疗。
月经量持续减少超过三个周期应尽早就医,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。饮食可增加动物肝脏、深色蔬菜等富铁食物,适度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。避免频繁服用紧急避孕药等可能干扰内分泌的药物,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月经周期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