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龈肿痛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缓解,常见原因包括萌牙期刺激、食物残渣滞留、牙龈炎、外伤或龋齿感染。改善口腔卫生、冷敷消肿、调整饮食、使用儿童专用牙具及监测体温是主要应对措施。
1、萌牙期刺激:
乳牙或恒牙萌出时压迫牙龈组织,可能引发局部红肿和触痛。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,通常持续3-7天会随着牙齿突破牙龈而自然消退。家长可用清洁手指轻轻按摩肿胀区域,或提供咬牙胶缓解不适。
2、食物残渣滞留:
嵌塞在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容易滋生细菌,导致牙龈边缘红肿。建议使用儿童牙线辅助清理,配合含氟牙膏早晚刷牙。尤其要注意清洁后磨牙区,该部位食物嵌塞发生率可达60%以上。
3、牙龈炎:
菌斑堆积引发的牙龈炎症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率约30%,表现为牙龈充血、刷牙出血。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0.05%氟化钠漱口水可有效控制炎症,持续一周无改善需就诊排除全身因素。
4、外伤因素:
跌倒碰撞或啃咬硬物造成的牙龈损伤,可能伴随黏膜破损或轻微出血。急性期可用冰镇纱布冷敷10分钟止血,48小时后改为温盐水漱口促进愈合。若肿胀持续加重需拍片排除牙根折断。
5、龋齿感染:
深龋导致的根尖周炎可能引发牙龈脓肿,表现为跳痛性肿胀伴患牙叩痛。这种情况无法自愈,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。拖延处理可能导致恒牙胚发育异常或间隙感染。
日常护理应保证每日饮水800-1000毫升维持唾液分泌,避免过烫或高糖饮食刺激牙龈。推荐食用苹果、胡萝卜等需咀嚼的蔬果增强牙龈耐受力,饭后用儿童电动牙刷清洁效果优于手动牙刷。若肿胀伴随38.5℃以上发热、张口受限或面部肿胀,需24小时内就诊儿科口腔科。观察期间避免自行使用成人止痛药物,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专用药物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