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儿缺氧可通过调整体位、吸氧治疗、控制宫缩、纠正母体低血压、终止妊娠等方式解决。胎儿缺氧通常由脐带受压、胎盘功能不良、母体贫血、妊娠高血压、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。
1、调整体位:
孕妇采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,改善胎盘血流灌注。若存在脐带绕颈情况,医生可能指导通过膝胸卧位改变胎儿位置。体位调整适用于轻度缺氧且胎心监护无异常的情况,需持续监测胎动变化。
2、吸氧治疗:
通过面罩给予孕妇每分钟8-10升的纯氧吸入,可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,使胎儿血氧分压提升15%-20%。急性缺氧时需持续吸氧30分钟以上,慢性缺氧则建议间断吸氧,每日2-3次,同时配合胎心监护评估效果。
3、控制宫缩:
使用盐酸利托君等宫缩抑制剂可降低子宫肌张力,改善绒毛间隙血流量。对于胎盘早剥引起的缺氧,需紧急抑制宫缩并监测凝血功能。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孕妇心率血压变化,预防肺水肿等并发症。
4、纠正低血压:
母体低血容量或麻醉导致的低血压需快速静脉补液,首选乳酸林格液。严重贫血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,使血红蛋白维持在70g/L以上。妊娠高血压患者需谨慎控制输液速度,避免诱发子痫。
5、终止妊娠:
当胎心持续低于100次/分钟或出现晚期减速等危急情况时,需立即剖宫产。孕周≥34周且缺氧原因难以解除时,建议尽快终止妊娠。术前需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,早产儿需提前使用促胎肺成熟药物。
孕妇应每日定时计数胎动,正常胎动每小时3-5次,12小时累计不少于30次。建议保持均衡饮食,适量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和深绿色蔬菜,预防贫血。避免长时间仰卧,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腰部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限盐,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-5克。出现胎动频繁后突然减少、阴道流液或持续性腹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。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,孕晚期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脐血流指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