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精症主要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,常见症状包括精液量减少、精子活动力分级异常、精子存活率降低、精液液化时间延长、精子形态异常、精液酸碱度异常、精子浓度下降、精液颜色改变、性功能减退以及伴随生殖系统炎症。
1、精液量减少:
正常精液量应≥1.5ml,弱精症患者常出现精液量低于标准。可能与附属性腺分泌功能异常有关,需通过精液常规检查确诊。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,如存在生殖道感染需抗感染治疗,同时补充锌、硒等微量元素。
2、活动力分级异常:
根据WHO标准,前向运动精子PR级应≥32%,弱精症患者PR级精子比例显著降低。常见于精索静脉曲张、内分泌紊乱等情况,可通过显微取精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问题。
3、精子存活率降低:
正常精子存活率应≥58%,弱精症患者常低于此值。与氧化应激损伤、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,建议进行精子DNA碎片率检测。抗氧化治疗如维生素E、辅酶Q10可能改善精子质量。
4、精液液化异常:
正常精液应在60分钟内完全液化,弱精症患者可能出现液化时间延长或不液化。多因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不足导致,需排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。采用蛋白酶制剂可能帮助精液液化。
5、精子形态异常:
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应≥4%,弱精症患者常出现头部、颈部或尾部畸形。可能与睾丸生精微环境异常有关,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微缺失检测。严重畸形精子症建议考虑试管婴儿技术。
弱精症患者应避免高温环境、戒烟限酒,保持规律作息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精氨酸的海参、牡蛎等海产品,补充维生素C、E等抗氧化剂。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睾丸血液循环,但需避免长时间骑行。建议每3-6个月复查精液质量,严重者需生殖医学专科就诊评估辅助生殖指征。心理疏导对缓解生育压力同样重要,配偶共同参与治疗可提升依从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