胚胎体外培养通常需要3-5天。这一过程从受精卵开始,经历卵裂期、桑椹胚阶段,最终发育至囊胚期。具体时长取决于胚胎发育速度及实验室培养条件。
1、卵裂期培养:
受精后24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卵裂,48小时形成4细胞胚胎,72小时达到8细胞阶段。此阶段需每日观察细胞分裂对称性及碎片比例,优质胚胎表现为分裂同步、碎片率低于15%。实验室会调整培养箱温度、湿度和气体浓度,模拟输卵管环境。
2、囊胚培养:
第4天进入桑椹胚阶段,细胞开始紧密化;第5-6天形成囊胚,此时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分化明显。囊胚培养对实验室技术要求较高,需使用序贯培养液,并监测囊胚腔扩张程度。优质囊胚评级需满足内细胞团紧密、滋养层细胞均匀等标准。
胚胎培养期间需避免光照、震动等干扰,实验室人员每日记录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。对于发育迟缓的胚胎,部分实验室会延长培养至第6天。移植时机需结合子宫内膜容受性,新鲜周期通常选择第3天卵裂期或第5天囊胚移植,冻融周期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调整。培养过程中约30%-50%胚胎能发育至优质囊胚阶段,这与卵子质量、精子DNA碎片率及培养环境密切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