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囊炎可通过头孢曲松钠、甲硝唑、山莨菪碱等药物治疗,通常由胆结石梗阻、细菌感染、胆汁淤积、寄生虫感染、胆囊缺血等原因引起。
1、抗生素治疗:
细菌性胆囊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,头孢曲松钠针对革兰阴性菌,甲硝唑覆盖厌氧菌,严重感染可联用左氧氟沙星。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,避免耐药性产生。
2、解痉镇痛:
山莨菪碱能缓解胆绞痛,配合布洛芬减轻炎症疼痛。急性发作期可肌注间苯三酚,但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药物。
3、利胆药物:
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,减少胆固醇沉积。茴三硫可增强胆囊收缩,适用于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,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。
4、病因治疗:
胆结石引发的胆囊炎可能与高脂饮食、肥胖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右上腹压痛、发热等症状。结石直径超过2cm需考虑胆囊切除术。
5、并发症处理:
化脓性胆囊炎可能与胆道梗阻、糖尿病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寒战、黄疸等症状。发生胆囊穿孔需紧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开腹引流。
胆囊炎患者需低脂饮食,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,避免蛋黄、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。急性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营养支持,恢复期逐步增加蒸鱼、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质。适度步行促进胆汁排空,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绞痛。定期超声复查监测胆囊壁厚度变化,反复发作建议择期手术根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