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发性肝癌患者需重点关注定期复查、规范治疗、症状监测、饮食调整和心理支持。主要注意事项包括肝功能保护、并发症预防、药物依从性、营养管理和情绪疏导。
1、定期复查:
每3-6个月需进行腹部超声、甲胎蛋白检测和CT/MRI影像学检查。肝硬化患者应缩短至每2-3个月复查,重点监测肝内新发病灶和门静脉癌栓。合并乙肝病毒感染需同步检测HBV-DNA载量。
2、规范治疗:
早期肝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,中期建议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靶向治疗,晚期以系统治疗为主。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Child-Pugh分级,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使用时需监测手足皮肤反应和血压变化。
3、症状监测:
警惕腹痛加剧、皮肤巩膜黄染、腹胀尿少等肝功能恶化表现。出现呕血黑便提示门脉高压出血,意识模糊可能为肝性脑病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表现为发热、全腹压痛。
4、饮食调整:
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.2-1.5g/kg体重,优先选择鱼肉、蛋清等优质蛋白。肝硬化伴腹水需限盐每日<3g,肝性脑病发作期应限制动物蛋白。严禁酒精摄入,慎用中药补品。
3、心理支持:
疾病确诊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,可参加肝癌患者互助小组。家属应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,晚期疼痛管理需配合心理干预。音乐疗法和正念训练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。
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量,推荐每日30分钟太极拳或散步。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腹泻,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。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,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。建立包含肝病科、营养科、疼痛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,保存完整诊疗记录便于转诊参考。出现持续发热、体重骤降或行为异常应及时急诊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