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囊炎确诊通常需进行泪道冲洗、泪囊造影和鼻内镜检查三项核心检查。泪囊炎是泪囊区因细菌感染或阻塞引发的炎症反应,常见于鼻泪管狭窄的中老年女性群体。
泪道冲洗是基础筛查手段,将生理盐水通过泪小点注入泪道系统,观察液体流向判断阻塞部位。完全阻塞时液体从原路返流,部分阻塞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溢出。该检查能初步评估泪道通畅性,操作简便但无法显示具体解剖结构。
泪囊造影可清晰显示病变细节,通过向泪道注入碘对比剂后进行X线摄片。影像能准确显示泪囊扩张程度、鼻泪管狭窄位置及周围骨质情况,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指导意义。检查前需确认无碘过敏史,急性炎症期需控制感染后再实施。
鼻内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鼻腔病变,使用硬性内窥镜观察下鼻道与鼻泪管开口。约30%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等鼻腔结构异常,这些因素可能加重泪道阻塞。检查同步可采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,指导抗生素选择。
婴幼儿患者需增加荧光素染料试验,将特殊染料滴入结膜囊后观察鼻腔排出情况。该检查无创且灵敏度高,适合儿童泪道发育异常的诊断。对于反复发作或疑似肿瘤病例,可能需补充CT或MRI检查。
出现眼睑红肿、溢泪溢脓症状持续一周以上,或保守治疗无效时,建议尽早就医完成系统检查。慢性泪囊炎可能继发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,确诊后可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泪道探通、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