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、实验室检测、影像学检查、病原体培养、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。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性传播疾病、宫腔操作、免疫力低下、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。

1、妇科检查:

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、附件区增厚或包块,宫颈举痛是典型体征。检查时需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,脓性分泌物提示急性感染。慢性盆腔炎可能仅表现为子宫活动受限或骶韧带增粗。

2、实验室检测:

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,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增高。阴道分泌物镜检发现大量白细胞,pH值>4.5。淋病奈瑟菌PCR检测、衣原体抗原检测可明确特异性病原体。

3、影像学检查:

经阴道超声可见输卵管增粗、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。MRI能清晰显示盆腔脓肿范围及周围组织粘连情况。CT检查适用于评估复杂盆腔感染合并肠管或泌尿系受累。

4、病原体培养:

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大肠埃希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氧菌,厌氧菌培养需特殊培养基。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,对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者尤为重要。

5、腹腔镜检查:

直视下观察输卵管充血水肿、脓性渗出物或粘连程度,可同时进行脓肿引流。适用于诊断困难病例,是盆腔炎诊断的金标准,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。

诊断期间需避免性生活,保持外阴清洁干燥。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采用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。饮食选择高蛋白的鱼肉蛋奶和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猕猴桃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每日温水坐浴2次配合盆底肌训练,可缓解慢性盆腔疼痛。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复诊。

上一篇:月经闭经吃什么药 下一篇:为什么会晚上尿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