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麻虽营养丰富,但七类人群需谨慎食用,主要包括胆囊疾病患者、腹泻患者、过敏体质者、高脂血症患者、术后恢复期人群、肾功能不全者及低血压人群。
1、胆囊疾病:
芝麻含较高油脂,可能刺激胆囊收缩。胆囊炎或胆结石患者食用后易诱发胆绞痛,常见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。此类人群需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在20克以内,必要时需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。
2、腹泻患者:
芝麻的润肠通便作用可能加重腹泻症状。急性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时,油脂吸收障碍会导致脂肪泻。建议腹泻期间选择低纤维食物,待大便成形2-3天后再逐步尝试少量芝麻制品。
3、过敏体质:
芝麻蛋白是常见致敏原,可能引发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。对坚果过敏者首次食用芝麻应进行食物激发试验,出现口唇麻木需立即停用并备好肾上腺素笔。已确诊过敏者需严格避免含芝麻成分的食品。
4、高脂血症:
每100克芝麻含脂肪50克以上,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血脂异常。虽然芝麻含不饱和脂肪酸,但仍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0克以内,同时配合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物治疗。
5、术后恢复:
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,高脂饮食可能引发肠梗阻。建议术后2周内避免芝麻等难消化食物,待排气排便正常后,从芝麻糊等流质开始尝试,每次不超过5克。
6、肾功能不全:
芝麻富含磷和钾,慢性肾病患者代谢障碍易导致高磷血症。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/min时,每日芝麻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,同时需配合碳酸镧等磷结合剂治疗。
7、低血压人群:
芝麻中的芝麻酚具有降压作用,血压低于90/60mmHg者大量食用可能加重头晕症状。建议此类人群监测血压变化,将芝麻作为调味品少量使用,单次不超过3克。
对于普通人群,每日食用10-15克芝麻可补充钙、铁等营养素,建议选择低温烘焙的黑芝麻保留更多抗氧化成分。可将芝麻研磨后加入豆浆或燕麦粥提高吸收率,避免与含草酸高的菠菜同食影响矿物质吸收。运动后搭配芝麻与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,有助于铁元素转化利用。储存时需密封防潮,出现哈喇味表明油脂已氧化变质。特殊健康状况者建议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摄入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