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需通过降压治疗、硫酸镁解痉、镇静剂控制抽搐、严密监测及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。该病通常由血管内皮损伤、胎盘缺血、炎症反应、遗传易感性及营养失衡等因素引起。
1、降压治疗:
控制血压是基础措施,常用拉贝洛尔、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。血压目标需维持在收缩压140-150mmHg、舒张压90-100mmHg范围内,避免血压骤降影响胎盘血流。动态血压监测需每4小时一次,联合尿蛋白定量评估病情进展。
2、硫酸镁解痉:
硫酸镁是预防和治疗子痫发作的首选药物,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缓解血管痉挛。治疗期间需监测膝反射、呼吸频率及尿量,血镁浓度维持在4-7mmol/L。出现呼吸抑制需立即停用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拮抗。
3、镇静剂控制:
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可用于抽搐急性发作期,通过增强γ-氨基丁酸受体活性抑制中枢神经异常放电。用药后需加强气道管理,预防误吸和缺氧。反复抽搐者应考虑联合冬眠合剂维持镇静状态。
4、严密监测:
每2小时评估意识状态、胎心监护及实验室指标血小板、肝酶、肌酐。出现HELLP综合征需紧急处理,血小板<50×10⁹/L或肝酶升高3倍以上时需多学科会诊。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。
5、终止妊娠:
孕周≥34周或病情恶化时应及时终止妊娠,是唯一根治手段。剖宫产指征包括胎盘早剥、胎儿窘迫或难以控制的抽搐。早产者需促胎肺成熟,产后继续监测血压至产后12周。
患者需严格低盐高蛋白饮食,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-5g,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、豆制品。适度进行孕期瑜伽或散步改善循环,避免剧烈运动。保持每日尿量>1000ml,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。每周监测体重增长不超过0.5kg,出现头痛、视物模糊或上腹痛需立即就诊。产后随访应包括血压、肾功能及心血管风险评估,建议间隔生育时间至少2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