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门周围癌的临床表现可能由局部肿块、疼痛、出血、分泌物增多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组成。
1、局部肿块:
肛门周围癌早期可触及质硬、边界不清的肿块,多位于肛缘或肛管内。肿块可能伴随皮肤颜色改变,如发红或色素沉着。随着病情进展,肿块可能破溃形成溃疡。
2、疼痛不适:
约60%患者出现持续性肛门疼痛,排便时加剧。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或臀部,夜间痛感明显。部分患者因疼痛导致排便恐惧,进而引发便秘。
3、异常出血:
80%病例存在便血症状,血液多呈鲜红色,附着于粪便表面。出血量从点滴状到喷射状不等,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,表现为乏力、头晕。
4、分泌物增多:
肿瘤溃烂后产生恶臭脓性分泌物,污染内裤。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湿疹样改变,患者常主诉肛门潮湿瘙痒,严重者出现皮肤糜烂。
5、淋巴转移:
晚期病例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质地坚硬如石,活动度差。淋巴管阻塞可能导致下肢水肿,肿瘤侵犯骶神经丛会引起大小便失禁。
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,选择棉质透气内裤;饮食应增加高纤维食物如燕麦、芹菜,避免辛辣刺激;适度进行提肛运动,每日3组每组15次;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症状需立即就诊肛肠外科,通过肛门镜检、病理活检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