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隐窝炎是肛窦和肛瓣的慢性炎症,主要由细菌感染、粪便刺激、局部损伤等因素引起,表现为肛门坠胀、排便疼痛等症状。
1、感染因素:
肛隐窝炎多因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感染所致。肛窦呈漏斗状结构易滞留粪便残渣,细菌繁殖后引发炎症反应。急性期可能出现肛门灼热感,慢性期可形成肛窦脓肿。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,配合高锰酸钾坐浴。
2、机械刺激:
干硬粪便或异物摩擦可损伤肛瓣黏膜,破坏局部屏障功能。长期便秘或腹泻患者更易发生,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,便后持续隐痛。建议调整饮食结构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必要时使用乳果糖软化粪便。
3、解剖异常:
肛窦过深或肛瓣肥大会增加分泌物潴留风险。这类先天因素可使炎症反复发作,伴随肛门潮湿、瘙痒等不适。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窦充血水肿,严重者需考虑肛窦切开引流术。
4、继发疾病:
痔疮或肛裂患者易合并肛隐窝炎,两者相互加重。典型表现为排便后肛门痉挛性疼痛,持续数小时。需同时治疗原发病,如痔疮可采用麝香痔疮栓,肛裂使用硝酸甘油软膏。
5、免疫低下:
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,肛门局部抵抗力下降,普通细菌感染即可发展为顽固性炎症。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,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。
预防肛隐窝炎需保持肛门清洁,每日温水清洗;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时活动5分钟;饮食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,多摄入燕麦、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;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如出现持续肛门不适建议尽早就医,避免发展为肛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。急性发作期可尝试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,每次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