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。该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,属于自限性疾病,病程通常持续7-10天,轻症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和对症护理即可康复。
一、轻症患者的自愈过程:
手足口病轻症表现为低热、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。发病初期可能出现38℃左右发热,1-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小水疱,继而手足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。此阶段需保持口腔清洁,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;皮疹无需特殊处理,避免抓挠以防感染。体温超过38.5℃可物理降温,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。
二、需医疗干预的重症表现:
当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肢体抖动、呼吸急促或嗜睡等症状时,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。这种情况多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有关,需立即就医。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干脑炎、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,需住院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及生命支持。3岁以下婴幼儿、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重症倾向。
患病期间应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汤、藕粉、果泥等,避免酸性、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。保持居室通风,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患儿接触物品。恢复期仍具传染性,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。预防重点在于勤洗手、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,6月龄以上儿童建议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若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需即刻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