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颜色鲜红属于正常现象。血液颜色受血红蛋白氧化程度影响,新鲜血液通常呈现鲜红色,表明子宫内膜脱落顺畅且出血速度较快。
1. 正常月经颜色的生理机制:
月经血由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组成,鲜红色多源于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。月经初期因子宫内膜快速剥脱,血液未充分氧化即排出,故呈现鲜红色。这种颜色常见于月经量较多的第1-3天,伴随适量血块小于硬币大小也属正常范畴。观察月经颜色需结合周期规律性、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综合判断。
2. 需警惕的异常颜色变化:
若鲜红色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单日用量超过8片卫生巾每片完全浸透,可能与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有关。经血颜色异常发黑并伴随明显异味时,需考虑子宫内膜炎或内分泌紊乱。月经中期出现鲜红色点滴出血,则需排查排卵期出血或宫颈病变。
保持经期卫生需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用品,每2-3小时更换一次。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,每日温水清洁外阴1-2次。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、菠菜,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。记录月经周期变化,包括颜色、量、持续时间等参数,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妇科检查。适度进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