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淋菌性尿道炎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,常见药物包括多西环素、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。
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起,典型症状为尿道刺痒、排尿疼痛及分泌物增多。治疗前需通过尿常规、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。多西环素对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,需连续服用7-10天;阿奇霉素适用于衣原体感染,单次大剂量给药即可;左氧氟沙星作为喹诺酮类药物,对两种病原体均有效,但18岁以下患者禁用。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,性伴侣需同步检查。
除药物治疗外,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冲刷尿道,穿着棉质内裤保持透气。忌食辛辣刺激食物,如辣椒、酒精等可能加重尿道充血。症状缓解后需复查病原体,避免转为慢性炎症。若出现发热、腰酸痛等全身症状,提示可能继发前列腺炎或附睾炎,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